“喝小酒、收小禮、幫小忙”,小心小事變大事!
老王最近被調到國有公司負責工程建設工作,前來拜訪的人就絡繹不絕,或請客吃飯,或提著禮物。面對“熱情”的拜訪者,老王一時有些飄飄然。有好心的同事勸他要提高警惕,不要迷失自己。
然而老王卻不以為意,覺得這是別人對自己的尊重,認為“喝點小酒,收點小禮,幫點小忙,這都是小事,沒什么大不了的?!边@樣想對嗎?
答:廉潔自律是黨和人民對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,也是黨員干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道德準則。然而總有一些黨員干部面對誘惑沒能堅守底線,做了利益的俘虜,變著法子以權謀私,逐步墮落蛻化變質,成為人人喊打的“貪官”。
從近年來中央紀委查處通報的典型腐敗案例來看,貪官們的典型表現是“不收斂、不收手、不知止”。
有的“三觀”蛻變,經不起物質利益的誘惑,貪污腐化、目無法紀;
有的表面上以清廉者自居,暗地里卻貪污受賄;
有的為親屬“提籃子”、謀私利,家風不正;
有的與商人勾肩搭背、稱兄道弟,大搞權錢交易、利益輸送,甘于被“圍獵”......
這些行為,不僅損害了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,更嚴重損害了黨、國家和人民的利益,必須堅決抵制和糾正。包括黨章在內的眾多黨內法規對黨員的廉潔自律進行了規定。
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》第八十五條第一款對黨員干部廉潔履職提出了總體要求:黨員干部必須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,清正廉潔,反對任何濫用職權、謀求私利的行為。
《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》第五條明確指出,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應當忠實履行職責。不得有利用職權謀取私利以及損害本企業利益的行為。
上文中的老王面對拜訪者,看起來都是吃幾頓飯、收點禮品、幫點小忙的“小事”,實質上其思想上已經開始蛻化變質,沒有看到這些“小事”的本質是以權謀私、權錢交易。
希望老王能聽進同事的提醒,及時懸崖勒馬,否則小貪小占一旦發展成欲壑難填,那時恐怕悔之晚矣。
相關案例
2017年7月,中央紀委在通報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、副主任楊崇勇嚴重違紀被“雙開”時,評價其“私欲極度膨脹,嚴重違反黨的紀律,并涉嫌違法犯罪,性質十分惡劣、情節特別嚴重”。
2018年9月,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楊崇勇受賄案,對楊崇勇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,剝奪政治權利終身,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,對其受賄所得財物及其孳息予以追繳,上繳國庫,不足部分,繼續追繳。
經查,從2008年到2016年,楊崇勇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或職權、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,為他人在企業項目建設、用地指標辦理、推動經營合作、公司設立審批及職務提拔調整等事項上提供幫助,直接或者通過特定關系人非法收受、索取他人財物,折合人民幣共計2.06億余元。
延伸閱讀
從十八大以來查處的腐敗分子過往經歷來看,很多東西都靠不住。家庭出身靠不住,出身并沒有賦予黨員天生拒腐防變的基因;學歷學問靠不住,知識能改變命運,但不一定能改變品行;職務高低靠不住,干部的個人修養并不會隨著職務升遷而自然提高;工作性質靠不住,任何一個公家崗位都不必然與腐敗絕緣;往事輝煌更靠不住,大多數腐敗分子并非一開始就走錯路,輝煌的業績也不能擔保人心不變。
如果這么多東西靠不住,那要怎樣才能避免做“以權謀私、蛻化變質的貪官”?
一方面要靠制度約束和外在監督,不斷完善黨規黨紀、選人用人等制度,日益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,織牢織密制度的籠子,讓腐敗分子無機可乘。
另一方面要靠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,堅守紀律法律的底線,在工作中時刻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,做到清白為官、干凈做事、老實做人。